发布时间:2025-03-13 15:06:53
近日,《云南日报》发表文章《文山州委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党校之为”助推“发展有为”》,详细报道了文山州委党校聚焦如何党校事业发展需要,在服务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党校智慧”。
文章如下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必须恪守的初心使命。近年来,文山州委党校始终高举“党校姓党”的鲜明旗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贯穿工作全过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山新实践贡献“党校之智、党校之力、党校之为”。
坚持党校姓党,建强对党绝对忠诚的“大本营”
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精准定位、科学谋划,文山州委党校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文山生动实践典型案例开发教学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累计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31讲、理论教育课程22讲、党性教育课程22讲、能力提升课程17讲、地方特色课程49讲、现场教学点38条,实现了全国好课程和校本教材“从无到有”的突破。
同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州委宣讲团、州直机关宣讲团,用好校(院)理论宣讲平台,开展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关优质课程外出宣讲授课,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边境最前沿、大山最深处、寻常百姓家”。
坚持为党育才,坚守培养执政骨干的“主阵地”
聚焦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文山州委党校坚持把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精心打造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三大教学板块,结合文山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文山样板”,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案例,开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系列课程,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理论课程,开发了《由“治乱”向“变美”的华丽蝶变——推动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等特色课程,以“课堂+现场”“理论+实践”“州内+州外”衔接式教学,引领学员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此外,对标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本领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文山州委党校紧紧依托教学专题库、教学师资库、现场教学点库、教学案例库“四库”建设,积极探索以“党校课堂”为中心、“多平台课堂”联动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灵活运用“专题辅导+”模式,加大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比例,全力推动培训阵地从“课堂”拓展到“基地”、延伸到“异地”、辐射到“一线”,全面提升培训教育吸引力和学员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0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700余期、轮训干部10余万人次,为文山大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党政干部和人才。
坚持为党献策,当好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
文山州委党校充分发挥“马”字号和“党”字号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以“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推进成果进课堂、进决策”为思路,建立教学科研咨询协作互动机制,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重大现实问题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与大院大所大校合作机制,成立老山精神研究中心、越南合作交流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3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框架协议,做实做足智库建设文章,立项、结项各级课题800余项,发表理论文章600余篇,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充分用好党校新型智库优势,围绕“三个定位”“三大经济”“四大重点产业”“农业农村”“边疆治理”等重大任务,采取学员调研、师生调研、上下联动调研等形式,主动调查研究、积极献计出力,先后组织专家“文山行”等调研咨询活动,特别是2024年实现了全州党校系统资政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零”的突破、核心期刊第一作者文章发表“零”的突破等历史性突破,切实在服务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了“党校智慧”。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胡远燕
审核:曾 稆
终审:范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