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学员心声:汲取忠诚与实干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24 15:46:31

大家好!非常荣幸可以分享本次培训的深刻感悟。我们的学习之旅丰富而充实,短短五天里,从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强音,到“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到“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的“老山精神”,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是扎根育人岗位的力量。

高武梅老师对党的二十大改革任务的剖析,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深入时代发展的肌理,让我们透彻理解改革在当下的关键意义与深远影响;程娟副校(院)长围绕“民族精神血脉传承”阐释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民族精神如何在岁月长河中奔腾不息,传承至今。他们的讲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以“西畴精神”为辛勤耕耘的犁铧。这不仅要求我们传承“坚守国门”的忠诚品格,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始终坚定立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利益;更需要我们锤炼“化乱为美”的实干智慧,将看似杂乱无章的困难与挑战,巧妙转化为发展的机遇与美好成果。

当我们踏入老山主峰的战壕遗址,那弥漫着硝烟气息的历史仿佛瞬间在眼前重现。我们静静聆听着那些在战火纷飞岁月里的英雄故事,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炽热的子弹,穿透我们的心灵。“牺牲奉献、为国守边”的忠诚信念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底,成为我们灵魂深处永不磨灭的印记。而走进西畴精神展览馆,那“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醒目标语,宛如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在耳边久久回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在石缝中顽强拼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实干担当。他们用汗水与心血书写的壮丽篇章,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老山精神”与“西畴精神”二者看似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和背景,实则一脉相承。忠诚,是它们共同的根基,是支撑起伟大事业的坚固磐石;实干,是它们共有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这两种伟大精神,正是滋养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肥沃土壤,是我们用以激励自己与学生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精准地破解了我们在育人实践中长久以来的诸多困惑。在引导学生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首要任务在于唤醒学生的自我认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我们要像点亮一盏明灯一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让他们真正成为使命在肩、勇往直前的追梦者。同时,传承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 至关重要。在高校教育中,劳动实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另外,巧妙运用互助小组的形式,打破学生容易出现的“落单效应”,也是我们从此次培训中获得的宝贵启示。通过构建互助小组,让学生们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良好氛围中,以集体的强大力量抵御精神上的懈怠与迷茫,携手共进,共同成长。这些宝贵的育人启示,无疑是我们此次培训带回校园最珍贵的行囊,它们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助力我们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培训虽已结束,但我们的育人征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我们将带着“山”一般的坚韧不拔与“干”字当头的昂扬锐气回归各自岗位。我们定会让这份源自老山与西畴的忠诚与实干的力量,在职业教育的广袤事业中,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薪火相传,永续奔涌。我们坚信,在这份伟大精神力量的激励下,我们一定能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职业教育人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云南开放大学“老山精神”辅导员理想信念培训班

作者:王丁卉

编辑:胡远燕

审核:曾   稆

终审:马登伟




最新新闻

滇ICP备20004729号-1

地址:云南老山干部学院 咨询电话:0876-2623125

Copyright © 云南老山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