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10:53:53
“我的父亲,他没有像李海欣、张大权等老山上的战斗英雄那样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我心里他和许多老山上的战士一样都是英雄。”
近日,在云南老山干部学院举行的一次培训结业式上,来自红河州建水县的学员吕娜在谈及培训感受时几度哽咽。
吕娜是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青年党员,根据公司安排,来到云南老山干部学院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
(照片拍摄于1984年麻栗坡老山)
吕娜的父亲名叫吕家和,今年65岁,是一名参战老兵。吕娜说,父亲参战时她还没出生,那时姐姐仅一岁多,但她曾经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1979年,当时年仅21岁的父亲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84年,26岁时又参加了两山作战。当时他是一名炊事班长,经常负责给前线运送粮食。有一次,父亲带着两个小战士运粮途中,突然枪炮声响起,把黑夜照成了白昼,还没来得及隐蔽,一块弹片炸到距他不到一米的驮着大米的骡子身上,所幸他们人没事,骡子挣脱父亲手中的缰绳跑了。他们三人找骡子一直到了晚上,走得筋疲力尽躲在一个猫耳洞里睡着了,父亲醒来时特别口渴,借着月光他捧起泥坑里的水解渴,到天亮才发现他喝的是血水。
(照片拍摄于1984年麻栗坡老山)
“对于父亲来说,老山是他挥洒过青春和热血的地方。老山对于母亲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我从小到大经常听母亲哼起‘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吕娜说,她一直以为这些是母亲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直到这次来到老山才明白,一边是保家卫国的大爱,一边是父母之间深沉的爱。
培训期间,吕娜和其他学员一起唱响《血染的风采》《我爱老山兰》《再见吧 妈妈》等老山战地歌曲;在现场教学中解锁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瞻仰和祭奠长眠在此的961位烈士;驻足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下,大家被这不朽的军魂所震撼。
课程中,让吕娜很感动的是思政党课《老山》,舞台上老师们的演出仿佛把大家拉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年轻战士毅然决然走上战场,经受血与火的考验,直到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吕娜也明白了父亲当年“舍小家为大家”,抛下母亲和年幼的姐姐,两次走向战场的决心,这是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父亲完成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家国使命,而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样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来到老山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吕娜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她将继承父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决心,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弘扬好“老山精神”,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共产党员的担当。在学习中不断思考自己的工作,在实践的熔炉中不断增长见识,勤勉敬业、历练人生,像英雄那样坚守、像英雄那样奋斗。
撰稿:胡远燕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胡远燕
审核:潘春归
终审:龙芸偲
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宣传片